《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最后的工作考核

郑培爱
   期次:第404期      查看:23   








  编者按:2017年的钟声,在人们满怀信心和期待中敲响,对于中国农大校报来说,这是一个有些不一样的新年。在新年来临之际,校报的老报人郑培爱老师即将告别她曾经投入满怀激情的这一张轻盈而厚重的报纸。像她一样,许许多多的农大人,在学校发展、国家建设的平常岁月里,悄悄的从青葱少年变成了银发老者。
  新故相推,日生不滞。今天,在这个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们读一读他们的心声,他们的故事,也将从言语中获得动力,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最后的工作考核
  今天,是我在工作岗位上接受的最后一次年终考核。也就是说,交上这份考核表,距离我这个中文女搁笔回家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从当知青到读大学,从当老师到旅日陪读,最终成为一个校园媒体人,回望我42年的职业生涯,可谓是:追逐梦想不停歇,如诗亦如歌。
  今天,我要感谢我们的党,把我从一个贫困家庭里的“丑小鸭”培养成为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高级知识分子;我要感谢我的大学和中文系,改变了我的命运,让我成为一个有浪漫情怀的人;我要感谢我的父母和老师,教我诚信做人、踏实做事,给我知识、本领和智慧,让我成为一个有情有义、心存感恩的人;我要感谢我的老公和女儿,理解、支持和陪伴我在追梦的路上奔跑,让我成为一个更加坚定、坚强和自信的人。
  在我职业生涯的后35年,主要从事教书育人和校园新闻宣传工作。这是两个光荣而神圣的舞台,让我的肩上始终扛着责任,心里永远充满着爱,胸膛里总是燃烧着激情;让我始终张大眼睛去观察,开动脑筋去思考,尽心尽力去表达;也让我的人生平添了一个又一个平凡而精彩的故事,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文字,实现了我所追求的人生价值。
  今天,我还要感谢农大。农大,是一所有历史、有特色和有影响力的高等学府,是一个淳朴而充满活力的校园;农大,给了我职业最后18年继续攀登新阶梯的机会,将我置身于一个激情澎湃、追求卓越、绽放光芒的舞台,让梦想和荣耀一次次照亮我的生命。
  我要感谢宣传部的三任部长。宣传部,是一个特别能战斗的集体,是一个和谐温暖的大家庭。你们,身体力行的示范和充满情怀的信任、理解和体恤,让我无论身处怎样的工作环境都能够不忘初心,努力进取;你们,是我思想上不断追求进步和成熟的榜样,是激励我不断发掘潜能、挑战自我的后盾。
  我要感谢宣传部出出进进的几十位新、老同仁。可以说,18年间,除了老公,你们是我面对最多、相处最为密切的人。你们,分享着我的快乐、幸福和荣耀,抚慰着我的不安、焦虑和沮丧;你们,敬重我、关心我、帮助我,带动着我始终处于朝气蓬勃的状态。
  18年间,作为一个校园媒体人,我采访的足迹从党代会、双代会到田间、实验室,乃至课堂、食堂;关注的对象从领导到老师、学生,乃至校园清洁工;编辑出版了近400期的农大报;我撰写了两篇关于校园新闻宣传工作的研究论文,均荣获中国高校校报研究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尊重事实、敬畏历史,我一直在用热爱、激情和专业规范记录农大的发展。
  18年间,我当过班主任,担任过大学生记者团和挚友社的指导老师,在校园里义务讲座20多次,撰写的10余篇关于大学生成长的研究论文和深度报道,都受到了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我参与编写校内外文化书籍10余本,创作出版散文集3本……。
  大学是塑造人和完善人的圣地,我力求穷尽一己之力,思考、关心和帮助孩子们 健康成长。
  悠悠60载,弹指一挥间;18年的峥嵘,即将成为我的昨天。
  年轻的时候,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我曾经羡慕过那些日日赋闲的人;如今,退休的脚步一天天逼近,我的心里却充满了深深的眷恋:眷恋熟悉的办公桌、计算机,眷恋散发着油墨味的农大报,更眷恋宣传部这个集体、这个家。
  即将告别我热爱的工作岗位,没有抱怨、没有惆怅,因为我曾经也是奔涌而来的“后浪”,因为我已经燃烧和绽放过自己。
  挥一挥手,我要带走美好的往昔;挥一挥手,我要留下深情的祝福……(2016年11月24日)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6079次访问,全刊已有6034958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