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大校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马秋刚

《动物营养学》专业课是传道前沿阵地

■学生记者马馼 贾曼漪
   期次:第442期      查看:74   





  “传道、授业、解惑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高度概括,儒学成功经验的深刻总结。”动科学院副教授马秋刚说,“为人师者,此三者缺一不可”。
  马秋刚说,从事专业教学的一线教师,尤其应在教书育人过程中注重“传道”。他把自己主讲的专业课《动物营养学》看成传道的前沿阵地。
  马秋刚所理解的传道,主要是人文社科和道德信念教育,也就是德育。在课程中,他设定了课程目标、建立了范例库,进行贯穿渗透式培养,从目标、内容、方式等方面,几乎建立了一个完整的“传道体系”。
  动物营养学知识自身没有道德属性,利用得当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兼得;利用不当则会引起食品安全、环境污染、虐待动物等问题。马秋刚认为,“《动物营养学》是思政教育的前沿阵地之一”“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学习方法,结合专业学习进一步领会传统文化之美、生态和谐之美、学术研究求真之美、学术应用务实之美”“为学生奠定理论基础、科学方法论、道德底线”等语句出现在了这门课程的目标中。
  根据教学目标,马秋刚逐渐积累适合每个章节教学的思政教育范例,建设了课程的思政教育范例库。如在“绪论”中,加入《黄帝内经》、孙思邈的治病良方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古代中国对世界营养学发展的贡献;在“能量”一章中,讨论“能量是唯心的还是唯物的”,让学生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学习方法;在“蛋白质”的讲授中,通过食品安全事件分析,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等……教学目标的实现,范例库的应用,最终要采用得当的方式才能起到良好效果。马秋刚的经验是———不能牵强附会,要与课程内容贴合,通过贯穿渗透式教学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课程中,他用传统文化、古诗词拉近与动物的距离;借《闪闪的红星》中棉袄运盐的故事引入Na、Cl等元素,并与爱国情怀巧妙结合;而讨论营养元素缺乏与过量对人和动物健康的影响,正是融合了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原理。
  在日常教学中,马秋刚注重结合学校和学科特色对同学们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他认为,作为一名农牧业专业的高校教师,不但要给同学们传授专业知识,还要教导同学们心系农业、关注社会。
  在动物营养学课堂上,马秋刚也时常讲解当前科学研究的前沿进展,他常常告知这些未来的科技工作者和科研工作人员:科研活动不能无病呻吟,要以解决社会、国家、人类重大需求为终极目标。
  在工作生活中,马秋刚坚持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希望学生成为怎样的人,自己就应先成为怎样的人”。
b

中国农业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9644次访问,全刊已有6039158次访问